相比于普通的状态描述语句,含有行为意图的语句在许多语境下都产生了更强烈的情绪表达。比如想死和想自杀,后者展现了更强的主观性,并且体现出事主有发挥其能动性实现这一目的的可能性。
简要的分析。
入睡困难
默认模式网络在试图入睡前存在反向调节的情况,无法调用认知资源中断负面思维链条,推测是由于日常生活中不定时且持续较长的负面思考训练出了这一结果。
应做而未做之事以及其所造成的对当下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强烈的悔恨,进而加强了对许多方面的未来情况的忧虑,两种痛苦的情绪互相进行正反馈调节。而这种情绪不定期且频繁的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暂时中断这种思维模式,尝试施加外部的痛苦,躯体传来的痛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抑制精神上的痛苦,有时也会产生反效果,并推测可能产生了中等程度的依赖性。平常也会采用幻想死亡的方式进行缓解,死亡的方式越痛苦则抑制效果越强,并偶尔会产生较强的生理反应和欣快感。
为了自发性的想实现的事情,或是被强加而来的某些追求,需要思考 反省 对抗 追索。
但我能够并且愿意对抗任何形式的痛苦,能够并且愿意舍弃主体性。只要还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只要还能够拥抱…